第315章 第二届理想基金的变化和发展(2 / 2)
有政府帮忙出钱,秦奕自然是喜出望外。
如此一来,八四科技投入在理想基金的资金便能得到释放,转而投入到其他亟待发展的业务板块,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当场便答应了鹏城国资委的提议,满心期待着在新的资金与管理模式下,理想基金能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成绩。
有了上一届的办理经验,秦奕心里这一届理想基金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他把电子系的项目分成了硬件和软件两个赛道,同时也不再局限于鹏城大学的学生团队,而是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学生。
硬件项目向来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却也伴随着高额投入与高风险,研发过程中,先进设备的购置、特殊材料的选用都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技术攻关的不确定性也很高。
秦奕深知这一点,故而决定对硬件项目给予更充裕的资金支持,不过在项目数量上有所把控,仅计划挑选两个。
同时为了让基金各项目能形成集群效应,也为了充分利用胡玮武、王天苗这些上一期项目负责人的资源,秦奕在挑选项目时格外用心,专门盯着和龙芯、天元两个公司业务有关联的新项目。
这段时间,秦奕每日都沉浸于堆积如山的项目申请资料中,仔细比对每个项目的技术路线、团队构成以及市场前景。
他最终选定的两个硬件项目,一个致力于研发与龙芯适配的高性能散热系统,以解决芯片运行时的散热难题,提升芯片性能稳定性;另一个则专注于开发适配天元机器人的高精度传感器,为机器人的精准操作提供关键支撑。
这两个项目一旦成功,不仅能为龙芯和天元的产品性能带来质的飞跃,还能借助两家公司的产业影响力,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集群效应。
相较硬件项目的精挑细选与大额资金投入,软件项目领域同样精彩纷呈。
秦奕在审阅项目申请时,目光被一份特殊的申请吸引,那是一个致力于开发基于鸿蒙操作系统内核的国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也就是pLc操作系统的项目。
当下国内在pLc操作系统领域完全依赖国外技术,不仅在技术升级上受到诸多限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安全方面也存在潜在风险。
该项目团队决心改变这一局面,通过深入钻研鸿蒙内核的技术架构,结合pLc系统的特殊需求,开发出一套适配国内工业场景、稳定且高效的操作系统。
秦奕在深入研究项目资料后,对其前景充满信心,项目团队成员大多来自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他们制定的研发计划详细且合理,对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也有初步的应对策略。
他心想只要此项目在理想基金支持期间研发进展顺利,在一年后成为鸿蒙基金的优质孵化项目完全没有问题,而一旦成为鸿蒙基金的孵化项目,鸿蒙基金的协作网络与生态体系定能给这个项目带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