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277章 元日打春牛

第277章 元日打春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到了春节,普天同庆的日子,所有人都可以跟家人团聚,但大梁的地方官们却到了一年中,第二忙碌的日子。

第一是秋收,第二便是春节元日了。

大梁弘文四年正月初一,杨廷选早早起床,在仆人的帮助下洗漱穿戴整齐后便走出了县衙。

“嗵嗵嗵!”三声铳响后,县衙门口早就等候的官绅百姓们顿时骚动了起来。

陈凡站在前面,正在跟一旁的徐述说话,却见县衙门大开,杨廷选从里面走了出来。

杨廷选站在县衙门口,神情肃穆,他微微偏头,只见县衙仪门两侧悬挂春幡,这春幡以茜草染绢帛为底,用金线绣着“东皇太乙”神符。

春幡下,衙役们拿着松枝蘸着糯米浆刷洗着衙门前的青石板路,空气中顿时弥漫出清香的味道来。

这时,有人手持桃木雕刻、缠着五色丝线的“句芒鞭”递给杨廷选。

杨廷选正色道:“开始吧”。

他的话音刚落,鼓乐齐鸣,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只见六房书吏分执春牛图、劝农文立于阶下;八名城中耆老手捧「社稷坛土」「龙王庙水」候于官轿旁。

官轿前,皂隶四人执「肃静」「回避」牌开道,牌顶插柳枝与竹叶(取「留春」「节节高」意)。

中班里,童子八人戴傩面跳「祈丰舞」。

杨廷选路过陈凡等人时,朝着陈凡、徐述点了点头,打了声招呼,便钻进了四人抬着的云纹暖轿。

“啪!”有人挥出一鞭打在青石板路上,大声喊道:“打春牛咯!”

随着杨廷选的轿子朝东走去,陈凡在轿后朝更后面的街道看去。

只见每个随行的人,脸上洋溢着欣喜、期待又肃穆的表情走过沿街挂着“春钱”的商铺。

这些商铺门口每九步设一春盘,盘子里堆叠着水芹、生菜、春饼供百姓们自取“咬春”。

人群们跟着轿子一直走到东门外,那里早就准备好了犁耙。

杨廷选到了田间小路上这才下了轿子。

他先是让人咱帮他拿着句芒鞭,然后亲自在两名老农的搀扶下,脱了官靴走入田垄,随即在两名老农的帮助下,将犁具栓在一头牛身上。

旁边有礼房的书吏用海陵味儿的官话喊道:“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籍,以教民尊天重农。”

他刚刚诵万《礼记·月令》里劝耕的文字,陈凡等人早就按照排练齐齐喊道:“遵圣训,勤稼穑”。

杨廷选许是锻炼太少,扶着犁走没几步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起来。

可仪式还没结束,户房典吏手持《劝农赋》诵道:“县令执耒兮启春畴,青袍染泥兮为民谋。三推九壤承帝力,万井千村起歌讴。”

好!这时候,兼具官员、百姓双重身份,不尴不尬“阴阳人”身份的陈凡总算开始发挥作用了。

户房典吏道:“县尊有令,着生员大梁弘文三年南直隶院试案首陈凡即兴作五律劝农诗一首。”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潮人海全都勾着脖子、垫着脚搜寻着人群中传说中的案首公,弘毅塾陈夫子。

陈凡看着满沟满垄的百姓,仿佛感受到了另一个时空六七十年代挑水库的那个激情岁月。

他在万众瞩目之下从官员队伍的最后,士绅队伍的最前方走到田垄上。

回忆了一番连夜作好的诗,清了清嗓子后念道:

乌纱换箬笠,朱绂系麻绳。

犁破板桥雪,锄开曲水冰。

炊烟因吏起,社酒为民增。

莫道耕耘苦,弦歌已上滕。

这诗实在应景儿,开玩笑,那可是陈凡跟海公商量修改到半夜才得出的结果。

一经念出,队伍前方的官绅全都摇头品味了起来。

待陈凡刚刚念完,一群人便连连叫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