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攻心之计(2 / 2)
此时的苏州城中有方腊麾下三员大将驻守,首将是方腊从杭州派来的方杰,他率领三万义军抵达苏州城后,便与原本在此地的两名领兵大将司行方、厉天闰一同抵御朝廷对苏州的进攻。
可当常州金节率众投降的消息传来后,方杰顿时感到一阵不安。随后,他赶忙召集麾下的司行方,厉天闰以及城内一众将领商议对策。
然而,他发现那些非方姓的将领,还有非摩尼教的高层人员,都不像原来那般对朝廷怀有强烈的抵抗之心了。大家或是低头不语,或是言辞闪烁,会场里弥漫着犹豫和动摇的气息,这让方杰愈发觉得局势棘手。
方杰恨声说道:“司将军,厉将军,没想到常州城这么快就被朝廷大军攻占了。都怪那金节,为了荣华富贵,竟然全然不顾江南百姓的死活。”
两侧的司行方和厉天闰两人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司行方开口道:“方将军,如今朝廷势大,仅凭我们苏州城内这五万人,根本无法抵御朝廷的进攻,不知方将军可有良策?”
方杰闻言,眉头瞬间紧紧皱起,在厅中来回踱步。片刻后,他猛地停下,看向司行方和厉天闰,说道:“我等深受圣公信任,委以重任。虽说如今朝廷势大,但本将相信,凭借苏州城坚固的城墙,定能与敌军周旋。我即刻派人快马奔赴杭州,向圣公求援。只要援军一到,咱们里应外合,定能抵挡住朝廷大军的进攻!”
司行方微微摇头,面露忧虑之色:“方将军,苏州城城墙虽坚固,可城中粮草储备有限。若被敌军长期围困,只怕援军未到,城内便人心惶惶、不攻自破了。况且此次领兵前来的是威名赫赫的武植,其麾下皆是精锐之士,攻城器具想必也十分齐全,咱们一味死守,怕是难以支撑啊。”
厉天闰也赶忙接话:“司将军所言甚是。方将军,如今城中士气已因金节投降之事有所动摇,若再被朝廷大军围困,后果不堪设想。”
方杰听到两人的说辞,面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虽说他身为此次守城的主帅,职位在他们二人之上,能够压制住他们。
可司行方和厉天闰在方腊军中同样是威名远扬的猛将,各自麾下都坐拥着一批实力不俗的精锐部队,在军中也颇具威望,他也不能完全不顾及两人的意见。
“那不知二位可有好的办法?”方杰对着司行方和厉天闰两人沉声询问道。
听到方杰的询问,司行方神色凝重,上前一步道:“方将军,如今朝廷铁了心要剿灭我等,就凭咱们现有的兵马,长期据守苏州城,根基不稳,难以支撑。依我之见,不如方将军即刻向圣公请示,让我等率领兵马从苏州退守,转而南下杭州与圣公及教中精锐会师一处,再与朝廷决一死战。”
一旁的厉天闰也微微颔首,补充道:“方将军,如今我苏州城内义军士气低迷,若长期驻守,恐生哗变。不如依司将军所言,退往杭州。一来杭州城高池深,有天然屏障可倚,且粮草储备雄厚,能极大地增强我军实力;二来可与圣公会师,兵马统合在一起,方便统一调度指挥,如此便能避免被朝廷各个击破。”
方杰听到厉天闰和司行方都劝解自己撤出苏州南下,心中纠结。他深知二人所言在理,可自己刚被叔父委以重任,还没与朝廷交锋便带兵撤离,回到杭州城后,有何颜面再见叔父?
方杰的脸上阴晴不定,良久,他对着两人说道:“且先与朝廷交战之后再做打算。若是不与朝廷交锋一场就撤退,教中兄弟会怎样看待我们?咱们身为将领,不能未战先怯。若实在形势不可为,那时再率军南下也不迟,至少我们奋力拼杀过,也能给圣公和兄弟们一个交代。”
司行方和厉天闰两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他们心里明白方杰的顾虑,知晓这一战在所难免。虽觉得提前布局南下更为稳妥,但军令如山,况且方杰身为此次行动的主帅,做出这般决定也无可厚非。
于是,二人只能无奈地点头领命,齐声应道:“谨遵方将军令!我等即刻回营,整顿兵马,准备迎敌。”
常州城的府衙内,武植正忙着恢复常州境内的各项事务,突然收到了卢俊义派来的信使。
武植拆开信件,眉头微皱。信中提到,卢俊义从淮南东路进攻秀州,却遭到了方腊叛军水军的拦截,希望武植能派出水军前去助战。
放下手中的信件,武植略作思忖,便立刻命亲卫传令:“速去告知蛟龙水师,即刻从常州出发,挺进至秀州与江南西东路交界线一带,全力剿灭秀州境内的方腊叛军水军,以助卢将军大军一臂之力!切不可延误战机!”
亲卫闻言后拱手道:“遵命。”随即转身匆匆离去。
“没想到叛军竟然在秀州城还藏有如此厉害的水军。”
武植眉头紧皱,他盯着地图上两浙路一带,神色一凛,“此次剿灭方腊叛军,须必尽全功,不可让方腊及摩尼教高层逃脱,否则后患无穷,定会死灰复燃。”
“现两浙路南、北、西三面皆已被朝廷大军封堵,无路可走,方腊一伙想要逃脱,只剩出海这一条路。”
他略作思忖,旋即再次下达军训令,命怒海水师顺长江入海,封锁两浙路东面的出海线路,以防敌军出海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