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转手售卖?(1 / 2)
当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搞定那扇破损的大门。
否则如果任凭送来的东西丢在那里不管,损失可真不是开玩笑的事儿了。
打造大门并非易事,在这个年代完全依赖手工制造的情况下,按照常规流程做出来至少需要整整一周。
但是李志峰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
他先拿出一张白纸简单标出所需部件大小,随后便把这些原料搬进空间里,不过几分钟功夫,所有部件便全部加工完毕。
接下来便是拼接环节,这部分并没有借助特殊能力,只是像玩乐高积木一样,耐心搭建组装起来。
到天黑的时候,崭新的一扇新大门已被稳稳地安上了门柱,而且为了让开关更顺畅,他还巧妙加装了轴承滚珠。
试了几次转动感觉都很轻便满意。
忙活完之后,李志峰准备收拾东西回家,那些剩下的碎木料全都被收集进了竹篮子里,打算带走当柴火用。
走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始终思索着解决接通工业用电的问题。
毕竟一般居民是不会轻易得到三相供电服务。
说服电力局同意给自己单独拉专线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实在没法达成目标,也许只能暂时接两条线路用于基本运作,其余重活部分直接送到厂子去加工处理算了。
总之对于这个破烂铺子,提供专门的三相电确实说不通道理,毕竟这种待遇不应该随便赋予一家不起眼的个体经营单位。
正当走到院门口的时候,正好撞见隔壁的老头闫书斋倚靠在自家门槛处观望,“哦!大林又回来啦?”这位老邻居平日人称吝啬王外带狡猾,果然开口即调侃意味十足,“这么方便的工作呀,几步路就上下班喽!”
“啊,三大爷好。”李志峰淡淡回应,并懒得与其继续交流直接朝家门走去。
等快要进屋时,隐约还听见老头嘴里嘟囔,“沉默寡言,以后也没啥出息,真是个软蛋!”
听完后,李志峰轻轻摇头疑惑着:“难道我最近行为举止真的有点过分低调?”竟然给他人留下这样的观感评价了吗?
第二天天
总经理立刻安排人去准备车辆,刘晨被请上了副驾位置。
当车子驶出厂区大门时,正好赶上各大企业员工的下班时间。
刘晨看着周围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潮,心中感慨万千:无论如何,他也需要一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了。
没有车的日子实在太不方便——虽说公交车省脚力,可车次稀少;更何况从家走到车站的距离也不短。
因此他决定加速推进修理服务计划。
一旦项目启动并开始盈利,便可以尽快购置一辆自行车来改善现状。
---
时光飞逝,转眼就来到了九月。
这天,刘晨刚去单位领取了上月薪水——尽管只有八块钱,但他觉得亲自跑一趟总归重要。
目前,他已经拥有一辆二手车,虽然是几手流转下来的老旧型号,但以他的手艺,再破旧的单车到手也能调校得运转如初。
虽然外表略显寒酸,但骑行体验极佳,完美契合了他注重实际、不在乎外观的原则。
作为再生资源站主管候选人(即便目前仍属临时身份),这样的形象反倒更为贴切:与废旧物资打交道才更符合职责本质。
当天除了领薪,还需要前往财务部门完成上个月账目的审核工作。
尽管账目内容极其简单,几乎不足一页纸篇幅,但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履行手续。
结果显示再生资源站点目前尚需支付给刘晨共计一百六十八元五角,主要由于上回替木材加工厂修理机器所获得的一百元收入计入账户。
他为再生资源站点筹建初期垫资行为获得了相关部门肯定,并带来实质性提升:从本月起,他正式晋升成为再生资源站点负责人——之前更多是名义上的称谓,而如今则附带官方文件证明。
这一变动引发一些隐忧:是否暗示后续将有新增人员配置?毕竟单人站点设立固定领导岗位似乎多余。
不过思考也毫无意义,诸多问题并非短期内能够掌控或改变。
完成所有事项后,刘晨立即赶回家,因为今天是与房屋改建工人约定日期。
抵达时,工人们已经守候多时。
“老刘,总算回来啦!再晚点咱们怕就做不完今天的任务。”
刘晨淡定回应:“完不了明天继续呗,我又不是差那点人工费。”
对方却摇头叹气:“话不能这么说啊,明天另有别的活计承诺他人,怎么能轻易食言?”
“你们完全可以自己先开工嘛!我走之前门都没锁,特意考虑到这点以免误事。”
“别装轻松,院内邻居坚决要求我们等您批准才能动手。
真是令人敬佩呀,邻里关系竟这般团结和睦。”工头苦笑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