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找到傻柱(2 / 2)
饱餐一顿后,王铭开始清点随身物品。
除了一包简单的行李外,并没有什么值钱物件。
他最期望找到的那个小铁盒果然出现了,里面应该存放着已故哥哥的相关证明文件。
打开一看,瞬间愣住了。
原本期待的重要材料寥寥无几,只有一页薄薄的户口本和一张轻飘飘的纸条。
上面写着:\"此证明张伟是张建国烈士的弟弟及直系亲属,特此推荐前往接手其工作。
\"落款则是某个偏远地区的公社公章。
名字都换了?看来这次重生,得彻底改变过往身份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户口本上明确标注母亲失踪多年——连烈士的身份都变成了\"失踪人员\"。
这样的开端比之前更加困难百倍。
虽然内心波澜壮阔,但对于经历过无数风雨洗礼的王铭来说,这不是停下来哭泣的时候。
依靠手中的双拐,静静回顾脑海中的记忆片段。
那是个不幸的小孩:五岁时被牲畜踩伤导致截肢,父亲病重早亡,奶奶和母亲死于洪水泛滥。
在洪水中幸存的唯一大木盆中,装着的就是当时年仅八岁的孤儿张伟。
拖着残躯独自行走数百公里,最终才抵达这座大城市。
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红星机械厂。
对于前半生作为企业干部的张伟大来说,明白以目前的状态想要获得一份工厂的工作几乎遥不可及。
即使哥哥真的是为国捐躯的英雄,在生产力第一的原则下,没有哪家工厂会收留行动不便的残疾人。
于是他制定了务实计划:首先争取获得哥哥留下的住处,其次是寻求街道办事处的救济。
凭借烈士家属的身份,或许有机会找到一些不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机会。
次日凌晨,拄着双拐艰难踏上进城道路。
随着肌肉逐渐恢复记忆,行动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
穿过丰收不久的农田麦浪滚滚,沿途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秸秆。
十点钟左右终于到达朝思暮想的红星机械厂大门。
“您好,请问您找哪位领导?”值班警卫通过窗户打量站在门口略显寒酸的男人问道。
“您好,我是来寻找关于哥哥的消息的,我哥哥叫张建国。”
“哦?你是张建国的弟弟?有相关证件吗?”警卫显然对这位英雄颇有印象,否则也不会特别询问。
“有的,请看。”说着从怀里取出证明材料交给他审阅。
“没错,确实是张建国的弟弟!”警卫确认公章后点点头,“你先等等,我马上来帮你开门。”片刻之后,大门应声敞开。
\"小同志啊,你的处境很尴尬啊……”望着张伟的情况,门卫皱眉说道,在任何一家正常运转的企业里,缺失四肢中的一条腿基本上就意味着无法从事正常工作安排。
出于同情,警卫斟酌片刻说道,“年轻人,我实话跟你说吧,你这种情况进厂做工恐怕很难。”
“叔叔放心吧,我也做好心理准备了。
家里遭了大水,父母都走了,我才不得不跑来这里碰碰运气。”张伟语气
赵小强正在出神之际,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再度走进房间,对着他说道:“赵小强同志,请跟我来,厂领导希望听听你的意见。”话语刚落,他就站在门口等待,丝毫不给赵小强推辞的机会。
赵小强也不是毫无经验之人,这种场合他还是应对得来的。
当他拄着双拐来到会议室时,昔日熟悉的厂领导们出现在眼前。
然而,他的记忆似乎与眼前的现实不符。
会议室里坐着的这些人,竟然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
但凭借他对星辉厂布局的了解,通过他们的座位安排,基本能够推测出各自的身份——这也是企业中的不成文规则:特定身份的人总要坐在特定的位置。
“王干事,为赵小强同志搬把椅子。”张厂长看着面前这位年轻人,立刻指挥旁边的人给他搬来了椅子。
待赵小强坐下后,张厂长问道:“赵小强同志,之前我们不知晓你的实际情况,给你发了录用通知。
鉴于你哥哥作为本厂烈士,依据政策你是有资格接班的,不过你当前的身体状况确实不适合工厂环境的工作。
目前有两个选项,你觉得哪一个更适合你?”
张厂长说完后,便示意一旁的人事经理宣布会议决议的内容。
大体内容分为两种解决方案:其一,给予双倍烈士抚恤金至1000元,但赵小强不能继续留在厂内上班,后续生活和就业交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其二,由厂方将工作调动到街办,由他们负责安顿。
听完这两种方案后,赵小强仔细注视了一下众人,特别是张厂长,不确定这是否是后者特意为之的结果。
虽然这两个选择都在他预计范围之内,但总觉得略显冰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