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推了推眼镜(2 / 2)
终于到了拍摄阶段,苏白怀揣着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满腔热忱,踏入了剧组。
从开机的那一刻起,他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全身心地沉浸在表演之中。
拍摄现场,条件远比苏白想象得要艰苦。有一次,剧组来到了一处偏远的山区拍摄战争场景。
那里道路崎岖难行,住宿的地方简陋狭小,蚊虫肆虐。
但苏白对此毫不在意,他心里只有那个在历史洪流中挣扎的小人物。
一天晚上,大家拍摄一场主角在战火中抉择的重头戏。
苏白站在临时搭建的废墟场景中,耳边是模拟枪炮轰鸣的音效,眼前是弥漫的硝烟。导演喊了“开始”,苏白迅速进入状态,他的眼神中交织着恐惧、痛苦与纠结,身体因紧张而微微颤抖,正准备开口说出台词时,导演却突然喊停。
“苏白,你这次的情绪爆发得有点过早,还没到那个最关键的节点,再找找感觉。”导演皱着眉头说道。
苏白点了点头,心里暗暗责备自己还不够精准。
他闭上眼睛,在脑海中重新梳理角色的心境,回想着之前走访历史学家了解到的战争残酷,以及在古镇体验到的百姓苦难。再次开拍,可导演还是不太满意:“情感是到位了,但肢体语言可以再夸张一点,突出那种生死抉择的激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到了深夜,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都有些疲惫了。灯光师小声嘟囔:“都这么晚了,差不多得了呗。”
副导演也在一旁劝道:“苏白,今天就先到这儿,大家都累了,明天再接着磨这场戏。”
苏白却坚定地说:“不行,这场戏太关键了,不拍出那种感觉,我过不了自己这关。大家再给我点时间,很快就好。”
于是,苏白又一次站在原地,反复揣摩着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他时而在废墟中来回踱步,感受角色的彷徨;
时而蹲下身,双手抱头,体会那份绝望。为了找到最完美的状态,他反复琢磨到凌晨,整个剧组都被他的执着所打动。
在另一次拍摄一场长途跋涉的戏时,剧组需要在烈日下的沙漠中取景。强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地面温度高得能烫脚。
苏白背着沉重的道具,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嘴唇也被晒得干裂起皮。
场记心疼地递给他一瓶水,说:“苏白哥,你歇会儿吧,别把自己累坏了。”
苏白接过水,喝了一小口润润嗓子,笑着说:“没事儿,这比起角色经历的苦,不算什么。咱们抓紧拍完,别耽误大家进度。”
高强度的拍摄任务像一座大山压在剧组每个人的身上,但苏白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他和剧组人员一起吃简单的盒饭,一起在简陋的帐篷里休息。每当有工作人员因为疲惫而情绪低落时,苏白总会去安慰鼓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