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五章 抄家(下)(1 / 2)
“下…下官不知犯了何事?钦差大人要下令抄下官的家。”张钤战战兢兢的问道。
杨朔一笑,不急不慢,朝身边的季明天道:“本侯渴了。”
季明天一愣,连忙召唤部下给杨朔上了杯茶。
杨朔喝了两口,润了润喉咙之后,才朝张钤等人笑道:“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事儿,就是本侯路经这里的路上,有人举报张大人贪赃枉法,收刮民财,请问张大人有没有这事儿?”
张钤汗如雨下,却强作镇静,道:“此事纯属捏造,下官为国为民,劳心劳力,就在上一刻,城中酒楼遭遇贼匪,下官还亲临现场,和吴千户一起,缉拿贼匪。”
“哦!还有这事儿。”杨朔一笑,朝季明天看了一眼。
季明天连忙附在杨朔耳边,朝听到的经过说了一遍。
可听季明天这一说,杨朔皱眉。拿着九环大刀的八尺猛汉,红衣女子…靠!把不就是程咬金和史春燕嘛?
杨朔眼神一明一暗,不动神色地压了压跳动的眉头:“既然张大人这样说了,那本侯也不能只听片面之词,难得府门外有这么多百姓在,本侯也不妨问一问,他们眼中的张大人是什么样的父母官。”
“不…”张钤赫然抬头,脸色惊慌,他这是才看清传说中的巨鹿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少年!比自己儿子还要年轻的侯爷!
可是。让张钤惊恐的是,这位少年侯爷那微笑的双目,就如同两把利剑一般。刺人心扉,让人藏不住任何念头。
“张大人,‘不’什么?既然张大人说为国为民,那必然会得到大多数百姓的爱戴,难道本侯询问春城的百姓不对?”杨朔笑问道。
张钤嘴唇微微颤抖着,一双涣散的双眸盯着地上,脑中却不知该想什么。该如何应对眼前这位侯爷。
“府外,春城的百姓们听着。知县张钤张大人说,他是为国为民的清官,你们觉得他是清官吗?”
杨朔略带气劲的声音,洪亮的弥散在整个张府的四周。
街道上围观的数千百姓愣了愣。陡然,全都沉静下来。
在此时此刻这等情况之下,被欺压多年的百姓们沉默了许久。
“他是贪官!”
接着,一声高呼响起。
“他是贪官,他平日只知道欺压我们百姓。”
“……”
一时间,府外的百姓喊声如雷,喊什么的都有。
“张大人,你听见了?”杨朔问道。
张钤摸了摸额头的汗珠,拱手依然狡辩道:“钦差大人。下官在这里多年,难免得罪一些刁民,下官办事都是依照朝廷律法。没有半点疏忽,这一点吴千户可以作证,请大人明察。”
“是…请大人明察。”一旁的千户吴雄也颤抖的拱手道。他深知自己和张钤是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张钤倒了,自己也完了。
杨朔瞄了两人一眼,看似漫不经心又问道:“张大人和吴千户当了多少年的官?”
张钤和吴雄对视一眼。纷纷回道。
“二十年。”
“十六年。”
杨朔问道:“张大人的祖辈是干什么的?”
张钤不解,十分不解。却不敢不答,各地官员的家世,朝廷都是统计,三代不清者,是不能为官的。
“下官,祖上三代都是富农。”张钤拱手回道。
杨朔笑了笑,又问道:“张大人可有兄弟?”
“有一个弟弟在老家。”
“你弟弟做什么的?”
“在老家经营一家药铺。”张钤越回答越糊涂。这位钦差大老爷到底想干什么!?
张钤此刻被强大的恐惧会笼罩,纵然平日精明,此刻也不得不有些糊涂。
而,站在杨朔身边的吏部郎中顾沅,此刻双眼却亮了起来,似乎明白了身边这位侯爷钦差的用意。
只听见杨朔又问道:“张大人的夫人是哪位?”
“民女见过大人。”一群女眷之中,一位身穿华服,年岁在四十出头的女子开了口。
“你家祖上三代是做什么的?”杨朔喝了一口茶,吐了吐茶叶根子,又问了一个看似无聊的问题。
这位身穿华服的夫人为难地看了看跪在眼前丈夫的背影之后,才问道:“回钦差大人,民女祖上三代都是百姓人家,民女的父亲曾经在这里做过二十余年的县丞。”
听完回答,杨朔一笑,把茶杯往季明天手中一递,站了起来,脸色微微变得有些阴沉。
“张大人,如此说来,你们张府上上下下,祖祖辈辈,除了你之外,都是百姓人家,亦然懂得百姓之苦!”杨朔冷道,他一转身,又朝顾沅问道:“顾大人,一个七品知县为官二十载,就算他不吃不喝,能攒下多少银子?”
顾沅似乎早就在心中算过一般,旋即便回道:“二十年不吃不喝,应该有六七千两银子。”
“听见没有,张~~大人!”杨朔冷道。“你必须不吃不喝才能攒下六七千两银子!那你说说你这豪宅在春城这个地方值多少银子?”
嗡~!
张钤此刻脑袋一阵嗡鸣,如雷击一般,他这才明白之前这位侯爷钦差为何要问自己和妻子祖上三代的底细。
这座豪宅如果变卖的话,至少要四五万两银子,哪里是自己一个知县能买的!
张钤知道纵然现在自己想把这豪宅的由来推到亲人的身上,也不可能了。
张钤咬牙,拱手道:“钦差大人,这豪宅并非下官所有。而是下官当年一位好友曾于下官。”
死到临头,还要狡辩!
顾沅这辈子最恨的东西,一则是川南王。二则便是贪官。他心想如果当年川南之中没有那么多贪官污吏被川南王府收买,自己那两袖清风的父亲何至于独力难支,最后被川南王府加害。又如果父亲也同流合污的话,自然不会被川南王所害。
顾沅念及其父一生正直,也和其父一样嫉恶如仇。
见这贪官只不过是小小知县,居然敢在一品大员的面前,在事实面前狡辩。心中难免生出一股怒气。
杨朔倒是不急不气,淡淡笑了笑:“哦!原来是故友所赠。哪…不知张大人这位故友身在何处,又是何事把宅子赠与张大人。”
张钤此刻也横了心,见这阵势,这位侯爷钦差是有意把自己往死里整。而,对于城外受到伏击一事,这位侯爷却只字不提。
无论如何,只要这种侯爷钦差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也奈何不了我。
无论其他人说什么,他也拿我没有办法。
大不了把我打入大牢,安一个不敬失察之罪,罪不至死!
只要我不死,那位大人一定会想办法救我。
想到这里。张钤压了压狂跳的心脏:“下官这位故友是在十余年前把这宅子赠与下官的,从那之后,下官这位故友便云游四海去了。至今下官也没有他的消息。”
“啪!”“啪!”
说到这里,张钤抬头一看,却见眼前这位侯爷钦差带着微笑,鼓掌起来。
“张大人说得真是妙,看来本侯对张大人有一些误会。大家都听见了,张大人可是亲口向本侯解释了。他是一位清官,而。这宅子是他故友赠与他的,他只是住了十几年而已。”
杨朔顿了顿,依然笑着朝张钤道:“既然如此,张大人,本侯想问问,这座豪宅后院假山
张钤目如铜铃,惊恐地望着眼前这位侯爷,心中突然意识到先前冲入自己府邸的铁龙骑,便是为了寻找后院的密室!
不可能!他们怎么能知道那件密室!?
张钤平日极为小心,后院假山是不准任何人去的,这些年来,他也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偷偷过去,就连自己夫人也不知道!
“张大人。”杨朔又笑了笑。
“是…”张钤一顿,旋即改口道:“我不知道什么密室,我…我不知道什么密室。”
杨朔嘴角冷冷一笑:“张大人,你应该加一句说那密室是故友留下的,不过,既然是你故友留下的,你不知道那件密室,过了十余年,那密室必然积了不少的灰尘,而,密室之中的东西也应该有些腐烂了吧!”
“不…”张钤全身不禁的颤抖起来。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刚刚进入密室,刚刚才把收刮商户的一半银子放入密室之中。
“张钤!!”杨朔忽然脸色一变,夹着气劲的声音震得张钤几乎吐血。“本侯要想在密室中搜出半两银子,那你就是欺骗本侯,欺骗本侯就是欺骗皇上!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居然如如此大逆不道!贪赃枉法之罪!欺君之罪!你可担当得起?你难道就不怕抄家灭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