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月亮公子(1 / 2)
从京城到燕城,
书信来往需一个月的时间。
这六年来,
杨朔和易铃儿来往书信数十封。
每隔一段时间,易铃儿便要求杨朔出对子考考自己。
丫头一开始是心高气傲,不肯认输,便到京城书院向才子们求解。
杨朔搬用的诗句诗词,都是前世古代名家呕心之作,岂是一般才子能对上的?
再说,两个世界人文地理截然不同。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中的西塞山在何处,无人知道。
他人对不出,杨朔自己也对不出,
书本上学过的唐诗,宋词,他只记得上半句,或者下半句,有些干脆只记得内容,连题名和作者是谁都忘记了。
他只好瞎编乱造。
‘西塞山前白鹭飞,东村河边爬乌龟。’
可是,
他越是这样‘高深莫测’,越是被易铃儿误解。
……
……
“铃儿妹妹,擦擦你的口水,小心打湿了桌子。”
女子的嬉笑声,让易铃儿一惊,她回头一看,这才发现李若水和闫芊不知为何已经来到自己身后。
见自己陶醉的样子被姐妹撞见,易铃儿脸上飞起一片红霞,赶紧把手中的书信往身后一藏:“你们…你们什么时候进来的?”
“藏什么藏?我们都看完了,信上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李若水笑道。
“你们…你们…”
“好了,铃儿妹妹,我看不如,你让他来京城游玩一趟,让我们姐妹见一见这位杨公子,也好一解某人的相思之苦。”李若水呵呵笑道。自己这位小妹的心思,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这些年,京城多少风liu才子,豪门公子对她表示出爱慕之心,甚至还有不少王公贵族上门说媒,都被易铃儿挡了回去。
有些事儿,易铃儿何尝没有考虑过,但,一个姑娘家总不能先表白自己的心意吧?
在她心中,以杨朔的才学考取功名,是轻而易举之事,身为庶子的他,在杨府没有出头的日子。
可是,
杨朔既不学武,又不考取功名,让易铃儿十分费解。他今年已经十四了,他将来到底想做什么?再说,他比自己小了两岁,纵然爷爷疼爱自己,将来要爷爷答应此事,他必然要有所建树。
这两年,杨朔写在信中的诗句,易铃儿都是以‘月亮公子’的名义发布出去。
为难才子们,帮杨朔炫耀一番才学。
这样,
京城的才子们才知道作出一句句举世之作的人,不是易铃儿,而是这位神秘的‘月亮公子’。
月亮公子还未到京城,名气却震惊京城文坛。
这些都是易铃儿使的小心眼,给杨朔提前挣了一个好名声。
其后,一首‘卧春’,更被才子们广为流传,当然,易铃儿才女的身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京城‘儒香书院’甚至把这首‘卧春’裱了起来,和历代文豪的诗句悬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