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圣旨(2 / 2)
海大人忽然红了眼圈,他恨不得现在就躺在地上大哭一场。
好在海大人毕竟是在官场上混了半辈子的,该如何选择心中很快便有了决断。
“林夫人,单且不说这欺君之罪,我只想问问你,这淮洲城抵抗淮王万余精兵,真是你所为?”
白婉清微微颔首,“是!其他人不过是听我命令。”
“与他们无关!”
海承明听罢,摸着怀中的圣旨,一咬牙一跺脚,“好!”
“那就让回来的那个林云澈接旨。”
白婉清一愣,海承明得意笑道:“林夫人,你刚才不是说,为了淮洲百姓才出此下策,如今我也是为了商国的百姓,才不得不如此。”
海承明看到白婉清难得变幻莫测的表情,心中大为爽快。
一直被他们夫妻拿捏,这会儿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而且这样做对他而言更是极为有利,毕竟到时不管谁赢,他都能有说辞保全自身。
白婉清沉吟片刻,答应下来。
她让海大人在院中稍等,将白成东叫到屋中,白成东似乎已经心有所觉,他将面具缓缓地戴在脸上。
白婉清看着眼前的成东,欣慰的笑了。
“怕吗?”白婉清淡淡的问。
“不怕!”
“出了这个门,再发生什么,谁也无法掌控!”
白成东笑道:“林公子救过我!这里是我的家,姐姐,理应如此。”
姐弟俩相视而笑,一起走出屋去。
海承明难掩惊讶之色,原本他对于白婉清所说的话心中存疑,想不到真有人能做到易容之术,如此精湛!
“海大人!可以宣旨了!”白婉清轻轻提醒。
海承明轻咳一声,低头看了眼满院子的人,高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孤承天命,御统万方。兹有林氏一族,昔负皇恩,罪不容诛。然,孤念苍生疾苦,今北境幽州逆乱蜂起,边民泣血,社稷危殆。”
“特将殊恩,许尔等戴罪立功,以赎前惩。”
“敕命林氏嫡子林云澈为护国将军,总领淮洲诸军事,统领三万精兵,限三日内开拔,荡寇除逆,绥靖边陲。”
“若三月不克贼首,两罪并诛。钦此。”
海承明读完,示意林云澈上前领旨。
白成东略有迟疑,他看向林飞云和崔氏,两人此刻面色发白,额头有汗,不知是不是觉得此事不妥。
“林将军,你还等什么!还不赶快来领旨!”海承明催促道。
林飞云察觉到白成东的目光,心中暗道:看来大头已死的消息,暂且还不能透露。
否则,不光是他们林家,还有今日在这里接旨的杜家,白家等人怕是都要受到牵连。
林飞云朝着白成东微微颔首。
白成东深吸一口气,伏着身双手将圣旨接下。
“林将军,祝你马到成功,尽快平复叛乱!”海承明笑着道,说完,急匆匆头也不回的走了。
海大人走后,杜家的院子热闹起来。
不知内情的人都纷纷上来恭喜白成东和林飞云。
这自然也包括林家村的那些林家人......
“云弟,咱们这是不是也眼看着要熬出头了?”林大伯走过来,眼睛通红的对林飞云道。
林飞云紧抿着唇,手微微用力的攥成拳。
林大伯以为林飞云是担心他们拿不下淮王这乱贼,一手拍在林飞云的肩膀上道:“淮王他有几斤几两,别人不知道,咱们林家军不可能不知道。”
“更何况,这么多年来,咱们林家有此劫难,还不是那淮王所赐。”
“现在有机会报仇,咱们林家军憋了二十年多年的这口气总算是有地方发泄。”
“输?不存在的!只会是死,不会是输!”
其他林家村的人也都纷纷明志,林飞云和崔氏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将林云澈的事咽了回去。
白婉清察觉到父亲、母亲的神情不对,带着成东走过来。
“父亲,母亲,这事是婉清自作主张了。”白婉清躬身向林飞云和崔氏赔礼。
崔氏见到还一无所知的婉清,瞬间红了眼眶。
林飞云则立刻将白婉清扶了起来,“孩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这个旨若不接,林家一样是死路一条。”
“对于我们来说,本就别无选择!只是现在还搭上了成东......”
“倒是我们林家对不住你和白家才是。”
“只是,婉清,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大头再回不来......这件事要如何收场?”
白婉清神情一顿,侧头看着崔氏的眼泪从眼角处流下,心中微动。
“父亲,母亲,你们为何这样说!”
“是不是夫君送回来什么消息?”
崔氏忙擦干眼泪,勉强笑着道:“不是,没有什么消息。”
“婉清你误会了,我只是想到林家总算是盼到这一日,开心的哭了。”
“至于你父亲为何那样说,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北朝境内,危机四伏,若是出现个什么意外也很正常!”
“咱们总是要早做打算才是!”
“万一大头他不能在这之后回来......”
“母亲,不会的!夫君他有分寸,他定会在这之前回来!”白婉清平静的说道。
“在这之前,我替他顶着!”白婉清神情依旧淡然,但眼中的坚决任谁都不能动摇。
“对!你说得对!”崔氏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并不如眼前的这个姑娘,她明明也是将门之后,怎么能输给后辈。
“咱们要撑着,替大头撑着,替林家撑着,也要替百姓撑着!”
林飞云看着眼前两个坚强的女子,心中感慨万分。
领旨过后,院子里的人群渐渐散去,白婉清和白成东随着林飞云等人一起在屋子里商量即将出征的事。
“平复反贼,这等大事,皇上竟然只给了三万精兵?”程大人率先开口,看得出他心中的担忧。
兴奋过后冷静下来的林大伯此时也面色凝重,“是啊!只有这三万精兵!”
“刚才我还看过海大人留下的手书,就是这三万精兵还是分属不同州县。”
“就算我们现在去临时调拨,恐怕也需要上些时日。”
“如此一来,别说我们去幽州退淮王,等我们调齐军马,怕是淮王早就打到都城做了皇帝了!”
众人一听,脸色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