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频繁操作的本质就是“穷”(1 / 2)
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财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深化财险领域改革,促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建设。
未来五年,财险业保持平稳增长,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广度深度、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初步形成结构合理、治理良好、竞争有序的财险市场体系。
强化市场准入退出监管。强化股权穿透式监管,运用大数据加强股东资质、资金来源和行为等方面的实质审查,加大违规股东通报和清退力度。
健全财险分支机构准入退出机制,优化财险机构区域布局。坚持保险保障本源,加大产品监管力度,实施产品智能化审核,坚决淘汰问题产品。
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健全财险监管评级评价和分类监管制度,完善评级评价结果运用相关规则,体现扶优限劣导向。
突出重点分级监管,加强行业重要性财险公司持续监管,对风险隐患较大财险公司实施高强度监管,研究提级监管相关程序。探索区分业务范围实施分类监管,在公司治理、机构设立、业务经营等相关方面研究出台差异化监管举措。
从严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关联交易和资金运用监管,重点整治向股东及其关联方输送利益、通过多层嵌套投资规避监管隐匿风险等问题。加强数据真实性监管,强化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夯实经营数据基础。
完善财险重点领域业务经营规则,强化承保理赔监管,重点整治虚假承保、虚假理赔、虚假退保、虚列费用、虚挂保费以及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
坚持严查重处和机构人员双罚,推进行刑衔接。强化公司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内部追责问责.
总之,利好上市公司保险行业。
............
光伏“最强”自律减产计划来了,
产业链价格拐点能否如期而至?
在经历持续“失血”后,光伏行业自发调控力度再加强。
昨日,在光伏行业协会组织下,33家光伏头部企业代表在宜宾进行定向会议。
根据会后公开内容,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厂商参加,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进行了探讨。
此次参会企业基本达成自愿减产共识,且相比此前有关会议,还进一步达成“定量”安排。
不过,相关内容保密程度极高,市场上流传数额可能是厂商自主填报的意愿产能,并不是协商最终成果。
有头部硅料企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自律一定要有“定量”,否则“达成共识”没有意义。
各家企业通过减少实际产出,才能让行业远离恶性竞争。
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亏损出货,龙头企业已经意识到,在优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唯有降负荷控库存,不接价格低于成本的订单,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