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消灭低价股正在行动中(2 / 2)
......
相比于10月中旬,低价股数量显着减少。
截至11月8日午间收盘,仅有26只个股股价低于2元。
而在本轮起涨时的10月18日,全市场“1元股”数量则是104只。
相当于,在短短三周的时间里,“1元股”减员达到75%。
近期已经有部分市场资金开始流入低价板块,
并展开了预期当中的消灭低价股行情,
这在数据层面也可以获得验证。
从10月18日的市场起涨日算起,
截至11月7日以上“1元股”平均涨幅为41.31%。
同期包括北交所个股在内的全市场平均涨幅为18.79%,
50元以上的高价股区间涨幅则只有14.03%。
从股价高低这一市场特征维度上比较,
以“1元股”为代表的低价股板块处于领涨位置。
同时低价股板块的上涨速度,近期也有明显提升。
从周度市场表现上看,10月18日至25日、10月26日至11月1日、
11月2日至7日三个统计周期中,以上“1元股”平均涨幅分别为10.83%、
11.97%和13.72%。
明显加速的上涨速度,以及高于全市场均值的涨幅,
使得低价股可以贡献出非常可观的超额收益。
在上述104只“1元股”中,便有28只低价股近三周涨幅超过50%,占比接近27%。
实际上,“消灭低价股”的行情在A股历史上已经多次上演。
比如使人记忆深刻的2015年牛市,彼时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的6月初,
沪深两市仅有协鑫集成一家公司股价低于2元,
同时5元以下的低价股也只仅有山东钢铁、钒钛股份等不到10家公司。
与历史高点横向对比,当前A股的低价股数量,
略多于2021年末沪指处于3600点以上的水平,彼时全市场“1元股”数量保持在20家左右。
接下来低价股或许仍然存在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1元股”等低股价板块的大幅上涨,更多还是受到市场情绪、
活跃度和风险偏好提升等因素的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