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A股也会很快延长交易时间(2 / 2)
的科技领域并购重组案数量创2021年以来新高,
占全部并购案的比例达到17.03%,创2020年以来新高。
科技领域的并购案例中,
跨界并购及并购半导体公司数量显着增加。
双成药业、智光科技富乐德、文一科技并购标的均属于半导体公司。
国有企业并购完成率较高。
按公司属性划分,中央国有企业并购完成率较高,超过70%,
地方国有企业并购完成率超过52%。
国有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源优势,
这使其在并购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能力。
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曾公开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或推进重组事项,
例如中青宝、山东华鹏、海科新源等。
中青宝为例,该公司在2022年11月曾公告计划收购广州宝云100%股权以解决同业竞争,
但一年后却宣布终止收购。这类公司的并购预期依然值得关注。
上市公司同一实控人旗下的其他公司Ipo受阻时,
可能会转而寻求“类借壳上市”的路径。
乾照光电、海信视像、同有科技、苏州固锝、浪潮软件等公司均属此类。
海信视像曾计划分拆控股子公司信芯微上市,
但今年6月撤回了Ipo申请。
信芯微作为领先的显示芯片设计公司,
其未来或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并入海信视像。
上市公司易主后,新实控人往往会带来资产注入的预期。
如中国长城、创元科技、茂化实华、安纳达、大富科技等发生实控人变更。
科恒股份、大富科技、普路通、安纳达等公司的实控人由自然人变更为国有企业,
这为未来的资产注入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实控人或控股股东拥有优质科技类资产时,
这些资产相对容易注入到上市公司中。
澳柯玛控股股东旗下的芯恩青岛,
麦克奥迪控股股东亦庄投资旗下的国望光学、科益虹源、国科精密等。
这些资产未来均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并购的对象。
并购重组是最理想的标的,但多数到散户投资者知道时,
要么已经持续大涨,要么就是假消息!
不建议为了追求重组而买入,
散户投资者的中信应该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双管齐下。
复合预期如果能够有顺带重组概念最好,
没有也不要去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