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敏锐(2 / 2)
……
钟繇眉头皱起,道:“你是说,有人图谋不轨?在洛阳?是不是你太过敏感了?”
在以往,他与钟繇才是肩并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钟繇站到了荀彧一方。
荀攸双眼微睁,怔了又怔,良久,忍不住的感叹,道:“陛下……真是好手段啊。”
这几年下来,老老实实在东观修书,不敢插手朝廷事务。
荀攸对荀彧的犹豫不满意,沉声道:“那也不能放任不管,我的看法是,先将他羁押在御史台,待等各处查明,一并审断!”
蔡文姬枕着刘辩的臂弯,看着他的侧脸,轻轻抿了抿嘴。
钟繇拿着一道公文出了值房,来到荀彧值房,见钟繇也在,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下,而后上前道:“你们看看吴景上的这道奏本。”
尚书台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依靠‘颍川党’在支持、推行,一旦失去‘颍川党’的支持,尚书台将变成无根之木,看似枝繁叶茂,实则毫无根基,如空中楼阁。
荀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目光炯炯的看着两人,道:“你们说,陛下将孙策从吴郡带走,是否已经察觉到了治河上事,提前做了布置?”
皇家钱庄的也不是金库,不可能一直由着他们往外掏。
永宁宫。
钟繇道:“周异与我汇报过,突然涌入了很多人,鬼影重重,好像在密谋着什么。周异悄悄拿过几个人,但也没审出什么来。”
而钟繇与荀彧肩并肩走着,向着陈留王府走去。
荀彧点点头,道:“找时间,我要与张杨谈一谈,加强一下洛阳的防卫,必要的话,从禁军大营调兵,驻扎在洛阳城外。”
刘辩一身酒气,搂着蔡文姬,询问着宫里的大小事。
短短半年,从皇家钱庄给尚书台的钱粮,高达六万万,还不算其他间接给的。
刘辩仔仔细细的听完,忍着酒意,轻笑道:“倒也还算平静。本来啊,三跟四,朕是希望蔡公来取名的,但蔡公很是避讳。”
这一来一去,他们损失巨大!
荀彧沉吟着,道:“我打算继续发债。”
荀攸知道荀彧有事瞒着他,却也没有追问,应着起身。
荀攸压着怒气,道:“依我看,直接羁押在御史台,派人专门看守。”
直到几年后,时过境迁,加上刘辩为了稳固朝局,凸显了刘绍的地位,蔡邕这才得以回洛阳。
如果处置吴景,逼迫孙策投靠袁绍或者造反,那就是得不偿失。
蔡文姬轻皱眉头,道:“父亲也说不上来,好多人他都不认识,只是听闻。”
这是将他们‘颍川党’与‘杨党’进行换家了。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出了尚书台,走出宫去。
钟繇严肃着脸,想要说什么,张嘴又没有什么声音。
刘辩眉头一挑,现在朝中的老人不多了,蔡邕算是‘老’的一批,连他都不认识的人,那真的就是传说中的了。
这种和谐欢乐的氛围,着实难有,刘辩也乐得其中,直到深夜才醉醺醺的散席。
荀彧认可的点头,道:“他这道奏本,你们认为该怎么回复?”
刘辩嗯了一声,不禁又想起了各处的水患。
蔡文姬有问必答,细声细语,言辞之间又颇为谨慎。
“子家?”
曹嵩被罢多年,加上曹操为朝野不容,这些年一直很低调,要不是宫里突然钦命,朝野都忘记了这个曾经的太尉。
荀彧看着荀攸,道:“志才去廷尉府。”
自刘辩继位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朝廷是靠‘借债’过日子的,并且一度还不上,差点让朝廷信誉破产。
荀彧脚步轻快,道:“该做的事情还得要做。”
而这会儿,尚书台内灯火通明,尚书台不止‘三巨头’都在,连大小官吏全在当值。
荀彧见他怒形于色,想了想,从桌下拿出一份公文,片刻又放回去,而后又拿出来,递给荀攸,道:“公达,你先看看这个。”
荀攸好奇荀彧这到底在犹豫着什么,伸手接过来,只是一看就愣住了,道:“曹嵩?田丰?御史丞?”
荀彧沉吟了一会儿,道:“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事关重大,须从长计议。”
“古怪?什么古怪?”刘辩笑着道。
荀攸回头看着两人黑夜里的背影,心里强压着怒气。
荀攸这几日在吏曹做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荀彧、钟繇,突击提拔、任免,还故意对吏曹大换血,明显是要给王朗添堵。
猛然间,钟繇反应过来,脚步顿住,吃惊的看着荀彧,低声道:“你是说,陛下已经回宫了?”
以他对宫里那位陛下的了解,这极有可能!
荀彧长吐一口气,这段时间,他确实有些疲惫,道:“有备无患。曹操一事,要尽早了结。这场大雨来的太过突然,今年夏税肯定大幅度减少,还得再做规划。”
钟繇正在与荀彧说着今年秋季大考的事,荀攸一进门他就守住话头,看向他。
他一连三个疑惑,待等看完,神情略微漠然,道:“曹嵩举荐田丰为御史丞?这是陛下的意思?”
荀彧从容不动,接过来仔细看完,递给钟繇,与荀攸道:“伱怎么看?”
“那就大司马府。”荀攸道。
在朱雀门外,荀攸转向城西,而荀彧、钟繇向城东。
钟繇与荀彧对视一眼,看向荀攸,道:“吴景,是小事。曹操很快就要到京了,朝廷必须要拿出一个态度来。再不然,朝野大乱,将出大事!”
王朗为吏曹尚书,戏志才为廷尉,而他们‘颍川党’还失去了对御史台的掌控。
突然间,他们后方跑来一个小吏,急匆匆来到跟前,在荀彧身后低声道:“丞相,有消息传来,说是曹司马刚刚进城了。”
荀彧与钟繇对视一眼,皆是从彼此的目中看到了震惊之色。